北斗星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部分(第2页)

全书正文三卷三十章,包括:君道、臣道、父道、子道、夫道、妇道、友道、体仁、宏义、敦礼、察微、昭信、知人、厚生、教化、俭德、迁善、务学、重农、睦亲、积善、爱民、慈幼、养生、惩忿、窒欲、履谦、谨言、慎行、爱物。每一章,篇幅相当,正文之下是注解,引讲史,夹叙夹议,讲明道理,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第二部分是:臣道章,第二。分三段:第一段,是正文部分:士不可辱则大,大则尊于富贵。故虑不足以利其意,名不足以挺其心。斯人好有势则心不自私,处官则必不为污,将众则必不挠北,苟便于主利于国则必危身出生以殉之。若此,乃可谓国有臣矣。

正文之后,就是注解文字,是对正文的解释和补充:

士之所以立身行已者,礼义廉耻,故士不可辱。不可辱,则大节不亏。大节不亏,则大事可托。虽富贵,无以逾其尊矣。故其意??泊无营,利不足以惑之。其心卓然有主,名不足以动之。及一旦乘时籍势,必不苟使私图,莅政治民,必不玷辱素行,统师驭众,必不逗挠丧败。凡有益于国君者,必忘其身家以求有济。如是,乃不虚其职而可谓国有臣也。

最后一卷是全书修成之后,十七位奉旨纂书之大臣,奉旨题写的读后感言,各种题识合成为《御定资治通鉴后序》,大臣各抒己见,夸奖皇帝励精图治,绝不怜啬赞美之词:“读是书者,愿有劝焉。资以辅心,政以格心,要以省心,览以###。心者,政之原,要之要者也。

3。《劝善要言》

《劝善要言》是福临采??的各类劝善格言二百六十六条,大部分是采自典成语,满、汉文各一卷。卷前有顺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福临御制序,卷末有翰林院、国史院、弘文院等院大学士党崇雅、傅以渐、图海等人所写的后序。史称:“世祖章皇帝采择诸书中要语,为一编,以示劝掖,顺治十三年校刊。”清宫有顺治年内府精??本《御制劝善要言》二部以及顺治十二年(1655年)内府精刻本三部:内府精刻汉文本、内府精刻满汉文合璧本。

顺治皇帝在《御制劝善要言序》中说:

朕惟天道至善,即以其善赋之下民,故人之生无有不善。其或有不善者,皆因内蔽于私欲,外染于污习,至不能守其初心,遂悖乎天矣。因人之存心行事不同,是以上天鉴察,降以灾祥。其降祥者,固以显佑善人。其不得已而降灾者,亦以明戒下民,使之改过而迁于善也。从来报应昭昭不爽,讵不可畏哉!古人原天垂训,以教天下,正论嘉言,不一而足。但文之深者,或不易通。言之简者,又不能尽。朕恭承天命,抚育万方,深念上之教世,劝勉为先。

人之立身,为善最乐。故取诸书之要者,??为一编,名曰《劝善要言》。语不欲文,期于明理。词不厌详,期于晓众。欲使贤愚同喻,小大共知。读此书者,当深思其义,体之于身,省之于心。善者则益当加勉而进于淳良,以求吉庆。其或无知而误染于不善者,尤当速改而归于无过,以免灾戾。庶几不负上天好生之心,而朕殷殷教化之意亦不虚矣!凡我人民,其敬勉之哉!

4。《御制人臣儆心录》

《御制人臣儆心录》是顺治皇帝的八篇政论:世祖章皇帝御制论八篇,曰植党,曰好名,曰营私,曰徇利,曰骄志,曰作伪,曰附势,曰旷官。引据汉代以下史事足为炯诫者,各加注释,用垂儆戒,训于有位。全书一卷,由顺治皇帝御定,王永吉编纂,顺治十二年(1655年)成书,有《四库全书》本行世。

顺治皇帝入主中原后,面临着激烈的冲突:满汉大臣之间相互敌视,满汉权臣之间争权夺利,满族权臣藐视朝纲,汉人之间党派纷争,汉臣之间相互倾轧等等。顺治皇帝亲政之后,这种局面更加严重,他立即着手整顿,革新政治,倡导廉洁,制订措施,严格执法。杀掉勋臣谭泰,并将南北党争中最为疯狂的南党领袖秘书院大学士、吏部尚书陈名夏斩首。

在充满血腥的高压之下,朝野气氛为之一变。然而,顺治皇帝认为这只不过是表面现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满汉大臣之飞扬跋扈、藐视朝纲和目无法纪等等,根源都在人心,人心不正,自然纷争不断。只有正心,才可能众美集焉!

顺治皇帝在《御制人臣儆心录序》中说:“朕惟人臣立身制行,本诸一心。心正则为忠、为直,众美集焉。不正则为奸、为慝,群恶归焉。是故,心者,万事之本,美恶之所由出也。顾事有殊途,心惟一致,一于国则忘其家,一于身则忘其身。如此者,不特名显身荣,邦家亦允赖之矣!????朕历稽往古,宵人误国,代代有之。观诸近事,复炯鉴昭然,足为永戒。恐后之为臣者,或仍蹈覆辙,负主恩而渝素志,至于身罹刑宪,悔悼无由,故推原情状而论列之,录为一编,以为人臣儆心之训云!”

顺治皇帝喜爱读书,特别是喜欢史书。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他读史心得的总结,是一篇关于为官的政论集。全书约五千余字,由八篇精彩的文论构成:植党论、好名论、营私论、徇利论、骄志论、作伪论、附势论、旷官论。各篇论说篇幅相当,有史有据,有条有理,层层推进,条理清晰,言简意赅。顺治皇帝熟悉历史,喜欢从正反两个方面纵横论述,严厉斥责当前政局之中争权夺利、藐视朝纲、目无法纪的严重现状,明确指出这种状况将带来的严重后果。

这是一部由皇帝御定的十分精彩的政论文集,是清初整顿吏治的指导性文献。大臣们视为官箴吏儆之座右铭,足以为满汉大臣之戒。从这些政论之中,可以看出顺治皇帝博览群书,通晓历史,思维敏捷,见识高远。

《植党论》称:“自古国家太平之治,率由大小臣工??力和衷,以熙庶绩,乃能久安长泰,流誉靡穷。顾为臣之道,其类不一,大约不植党与,不爱虚名,不营已私,不贪贿利,敬以饬躬,诚以事上,耿介自立,勤慎莅官,其至要者矣。若此,则品行以端,学术以正,而功业以成,称曰纯臣,庶几无愧。彼邪臣则不然,其作慝也多端,而要若大乎植党!”邪臣小人如何奸诈?他们千方百计地取悦于人主,投其所好,钻营要职,占据权位,然后??帮结派,结党营私。汉代小人误国,唐代奸臣当道,宋代群小作乱,朝野乌烟瘴气。最后顺治皇帝感叹:“嗟乎,以终身之心力,不用之致君泽民,而用之呼朋树党;不用之服官行政,而用之怙奸嫉贤。究乃毒酿一时,秽流万世。事权有尽,唾笑无穷,夫何益哉!彼有国者,奚利有此臣哉!此植党之风,人臣所当深戒者也!”

5。《御定孝注》

《御定孝注》又称《孝注》,是顺治皇帝御定和部分注解《孝》之作。顺治十三年(1656年)成书,有《四库全书》本行世。全书共十八章,每章之下,以精炼的一句话概括主题,讲明主旨。正文注解,简洁明了,释义清晰,主题明确,便于阅览。注文约一万余言,意在使古今以来的孝义精辟明了,通俗易懂,以期家喻户晓,广为教化。《四库全书提要》称此书是一部今文学和古文学的集大成者,祖本精当,注解准确,不仅能够正视听、明孝道,而且可能会平息旷日持久的今古文学之争:“用石台本,不用孔安国本,息今古门户之争也。亦不用朱子刊误本,杜改之渐也。义必精辟,而词无深隐,期家喻户晓也!”

顺治皇帝是清廷入主中原的第一位君主,他一直潜心于汉文化的学习,特别是四书五。顺治知道,汉人重孝道,倡导道德治国——孝治天下。孝是儒家典的核心,是中国千百年来维系家庭关系、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之精华。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就是孝。孝的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元代郭居敬编??成书为《二十四孝》:“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为亲负米”等等。第一孝:孝感动天,说的是帝舜孝敬父母感天动地的故事,帝尧为之感动,将二女嫁给他,天下也让给他。有诗为证:“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这部《二十四孝》,在中国广为流行。

对于《孝》;顺治皇帝十分注重,认为这是天地之间最大的事。他说自己在万机之暇,再三研究和诵读《孝》,

热门小说推荐
倚天屠龙夺艳记

倚天屠龙夺艳记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风流英雄猎艳记

风流英雄猎艳记

生长于孤儿院的少年刘翰和几女探险时偶得怪果奇蛇致使身体发生异变与众女合体并习得绝世武功和高超的医术为救人与本地黑帮发生冲突得贵人相助将其剿灭因而得罪日本黑道。参加中学生风采大赛获得保送大学机会。上大学时接受军方秘训后又有日本黑龙会追杀其消灭全部杀手后又参加了央视的星光大道和青歌大赛并取得非凡成绩。即赴台探亲帮助马当选总统世界巡演时与东突遭遇和达赖辩论发现超市支持藏独向世界揭露日本称霸全球的野心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在颁奖仪式上其却拒绝领奖主人公奇遇不断出现艳遇连绵不...

修真位面商铺

修真位面商铺

成仙难,难于上青冥!修真难,没有法宝没有丹药没有威力巨大的符箓,没有强悍的天赋。但是自从有了位面商铺就不一样了,有了位面商铺一切都有了。什么,修真界最普通的洗髓丹在你那里是绝世神丹!什么,你们那个位面遍地都是各种精金矿物,精铁灰常便宜!前世走私军火的商人,今生在修真界同样要将商人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修炼真仙大道只是我一个副业。成为位面商铺之主,横扫诸天万界。商铺在手,天下我有!...

神墓

神墓

神魔陵园位于天元大6中部地带,整片陵园除了安葬着人类历代的最强者异类中的顶级修炼者外,其余每一座坟墓都埋葬着一位远古的神或魔,这是一片属于神魔的安息之地。一个平凡的青年死去万载岁月之后,从远古神墓中复活而出,望着那如林的神魔墓碑,他心中充满了震撼。沧海桑田,万载岁月悠悠而过,整个世界彻底改变了,原本有一海峡之隔的...

神印王座

神印王座

魔族强势,在人类即将被灭绝之时,六大圣殿崛起,带领着人类守住最后的领土。一名少年,为救母加入骑士圣殿,奇迹诡计,不断在他身上上演。在这人类六大圣殿与魔族七十二柱魔神相互倾轧的世界,他能否登上象征着骑士最高荣耀的神印王座?...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